深圳市弘博创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中一路深圳软件园14栋3楼
总部电话:400-175-8898
深圳总部联系人
岳老师:18682015116
武汉分部联系人
张老师:15814651415
西安分部联系人
张老师:18665920216
邮箱:hongbopmp@163.com
微信:hongbopmp
(pmp考试,pmp认证,pmp培训,深圳弘博创新)
12月份的PMP考试,很有幸考了4P+1M。成绩刚查出来时感觉有那么一点意外,其实考试的时候有挺多疑问和觉得拿不准的地方,主要是没有考过,没有切身体会过PMP这些试题的评判标准——真实的考题跟做过的模拟题,说实话感觉差别还是挺大。但是现在总结一下看这个成绩得来也非偶然,必须跟大家分享一些心得。
第一,绝不打没有准备之仗,既然准备上战场,就一定要有必胜的决心。
话说我虽是12月份考试的,但其实上半年就在弘博报名培训了,最早打算参加6月份的考试。听了几次课之后,公司方面业务忽然有一些调整,工作节奏紧张起来,甚至根本没有足够的精力来听这个课和备考。权衡之下,两次推迟参加考试,因为不能打没有准备的仗,不能明知不可能还硬着头皮上。
但其实12月份的这个考试前我这边工作安排的紧凑状态依然没有太多好转。这次我没有继续推迟,因为通过PMP考试是自己14年的目标之一,12月份的考试可以说是一个deadline,无论如何必须上。这段时间是想法设法调整各种事情的时间安排,绝对要优先保证听课时间和每天必须的备考时间,实在不行还必须熬点夜,因为你既然要上,就要有必胜的决心。
第二,我的听课方法。
几天的精讲,其实强度还是挺大,每天的内容都很多。听课的这段时间,我基本上都是每周计划好当周课程内容的预习。要讲哪几章,对应的黄皮书先看看。听完了课,再回头看看黄皮书。课堂上,我基本上只听,同时只看讲义和在讲义上做些笔记。集中精神,不会去翻红皮书或者黄皮书试图找找对应的内容,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关键还是理解老师的讲解,标记老师提到的要点和一些技巧。
第三,我看书做题的方法。
说实话,我看书看得比较粗糙,这点可能不是值得提倡的心得。包括每周的预习复习,黄皮书我是看得比较潦草,扫几眼而已,但还是有一些大概的印象。这实在是有点枯燥。我不会告诉你至今为止红皮书我还没有认真、完整的看完过一遍。甚至黄皮书也是其实没有系统的认真的看完过。但是我对做题时很认真的。我对老师的讲义,还有一些咱们QQ群里面分享出来的资料,比如《孙志斌讲PMBOK第五版47个过程》《孙志斌讲PMBOK第五版60个成果》《孙志斌讲PMBOK第五版138个工具》这些资料是及其认真的,可能只是因为我对这种经过再加工的,相对更结构化一些的内容更易于接受一点。我其实大多数时间是在看老师的讲义,并且边看边圈画一些关键的词、句出来。第二次再看,就只看圈出来的关键词,并快速在脑子里面联想相关的内容,一本讲义看完一遍需要的时间越来越短,我已经不记得我究竟看了多少遍这些讲义和资料了。这个可能就是老师们讲的,把书看薄的方法。对我来说,把书看薄的方法,就是看讲义,讲义的内容,绝对是精华。
绿皮书的题目,我有试过两个章节,是看完黄皮书之后去做,结果感觉效果不太好,出错率比较高,可能还是因为我看黄皮书这样的内容看不精。后面几乎全是看完讲义之后去做。但是黄皮书的作用还是有的。看完讲义,做题,做错了,看解答,对于解答理解不了的,再去找黄皮书。绿皮书的题目,我对自己的要求是,每一题必须搞懂为什么。做题的时候,拿不准有疑问的,我会在题目前做个标记。认为有把握,但其实最后做错了的,更要做个标记。对于这两类题,一定要搞懂为什么。最后回头复习的时候,只看着两类做了标记的题,并且对于不再有疑问的,继续做标记,直到后面需要看的题越来越少。
第四,我的冲刺阶段
冲刺阶段,我主要做两件事情。一是每天看讲义和资料,根据自己做的标记快速的联想、回忆,巩固记忆和理解。二是看绿皮书标记的各种题目,也是快速的联想回忆这些题背后的原因,直到自己觉得没有必要再看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给自己点压力,每天计划要过一遍的内容,必须完成才能去休息。
第五,考试前的准备工作
我考试前一周,提前去看过考场,规划好了去考试的路线。我认为之前对考场不熟悉的同学,很有必要这样做。这样可以消除对环境的陌生感还有因为对环境陌生而造成的心理压力,让自己可以在考试当天全身心的关注考试本身这件事,而不是被找路线、找考场甚至被堵在路上,或者是找不到地方等等不应该发生的事情打乱你的节奏影响你的状态。我觉得看考场这件事情,是比任何其他事情都更重要的准备工作。
第六,我的方法可能并不是所有人都适用的地方
我总结的这些方法,可能并不是对每位备考PMP的同学有很强的参考价值。比如我甚至没有完整看完一遍红皮书,比如我主要以老师的讲义作为大纲来展开学习。我不能确定是不是大家都能够对着讲义的内容正确的联想起更多的相关内容。我能做到,是因为刚好PMP还有讲义的这些内容,跟我自己过去的一些知识和经验有很相似甚至重叠的地方。并且这里面很多思维方式和方法,是我一直在过去的工作里面践行的。所以,我的心得,仅供参考。
致谢
最后,非常感谢易老师和孙老师精彩的讲解还有你们相当精华的讲义。如果不是有你们高度提炼的讲义内容,可能这个备考之路会更艰辛。也感谢弘博的培训组织,我很喜欢每次上课准备的许多茶点。当然,也必须谢谢咱家老婆大人的支持,哈哈。通过考试只是一个开始,希望后面会有更给力的践行,期待以后还有更多机会和弘博的各位老师同学沟通交流。谢谢。
pmp考试,pmp报名,pmp培训,pmp认证,pmp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