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弘博创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中一路深圳软件园14栋3楼
总部电话:400-175-8898
深圳总部联系人
岳老师:18682015116
武汉分部联系人
张老师:15814651415
西安分部联系人
张老师:18665920216
邮箱:hongbopmp@163.com
微信:hongbopmp
在写下此片学习心得的时候,PMP的成绩依刚刚出来,3P2M,顺利通过。成绩总算是出来了,以此文作为学习PMP的阶段性总结(可交付成果)。
毕业工作迈入五年之际,能够学习并理解项目管理的部分精髓和精神,算是现阶段较大的一个收获了。接触PMP,是在夫人的建议下,听取了易洪芳老师的授课。课堂上易老师的讲解非常形象生动,气氛也非常活跃。在课上,易老师提讲到:事事皆项目。如果把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情当成项目来做,会发现其中的乐趣,会有更多的收获。对于这些观点,我十分赞成。后来由于工作的部分需要,便在去年报名参加培训并报名参加12月的考试。
学习是一个永恒持续的项目,通过学习,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宽阔眼界,接触各界认识,并且可以提高我们每个人的竞争力。由于我之前旁听过多次课程,虽然对于相关的知识点并不陌生,但是自己的体会总是零零散散,没有形成框架。直到后来,有幸旁听了一次孙志斌老师的授课,感觉受益匪浅。孙老的讲课风格独特,自成一派。他主张学习需要有“思路”,要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体系或框架。我们有时候做事情,只是单纯地为了做而做,没有去思考如何去做,从多、快、好、少方面去做。多(范围)、快(进度)、好(质量)、少(成本),短短四字便精辟得概括了项目管理的四大知识领域。有了知识体系或框架,学习起来便会有效率,便会有激情。同时,孙老还强调做事情的逻辑性,有了逻辑的主线,学习起来也就不再盲目,目标性强。
在整个培训学习的过程中,找到了学习的系统框架和主线,可以极大的简化复习内容,提高复习效率。从开始上课到考试,我大概看书5遍,完整做题4套,缺课1到2次。到距离考试的一个月内,几乎每晚都会看书复习到12点。虽然困乏,好在总算是坚持下来了。每次状态不佳的时候,便会做仰卧起坐50个,以清醒清醒。现在想想,如果备战考试时间更长的话,说不定早就练就出来完美的腹肌了,呵呵。
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及时掌握。在学习挣值管理(EVM)时,对于相关的计算题,我一开始是排斥的。对于中文翻译的部分鬼名词(完工估算EAC、完工尚需估算ETC、完工尚需绩效指数TCPI),初期是非常感到头疼的,但是经过孙老和易老反复的详解之后,加之课后专门花时间去图书馆,仔细研究琢磨,终于参透其中的奥妙。从最反感的计算题,到来者不拒,其实只需多花一点点时间,去吸收。课下吸收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想想,很多时候,我们收集或者Mark了那诸多的资料、分享,其实有多少是实际吸收了的?看书的最高的境界,果真是越看越薄。
学习需要学以致用。每学习一个知识点,我喜欢将其与实际进行类比对比来加强理解,此即“类比法”(模型法)。比方说,我会思考,我所在的公司是什么组织形式?我们的PMO是什么类型?我们的项目开发流程是怎样的?我们现在进行的项目还有什么风险没有识别到?如何运用软技能处理与丈母娘之间的关系?PMP是一门艺术,学会欣赏艺术,学会使用它的技术。在日常生活中,我会运用备忘单(质量核对单)来检查每次出行时的行李是否齐全。我会使用横道图(概括性进度计划)来制定我的现阶段计划等等。
学习,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为更好更高层次的自己而努力、加油!
在此,非常感谢易老师和孙老师,给我学习上的指导与启迪。也感谢弘博的老师们,提供了优秀的平台和服务。最后也非常感谢那些一起为提升自己而努力的朋友们。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