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弘博创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中一路深圳软件园14栋3楼
总部电话:400-175-8898
深圳总部联系人
岳老师:18682015116
武汉分部联系人
张老师:15814651415
西安分部联系人
张老师:18665920216
邮箱:hongbopmp@163.com
微信:hongbopmp
这次PMP考试结果为3A2T ,其中,计划、执行与收尾三个过程组为A,启动与监控两个过程组为T,综合评定为A,保底目标已经达成,但未能实现更高的目标,留下了一点点遗憾。
启动
如果将这次PMP备考当作我的一个项目,那么7月份岳老师给我们做的课前辅导,可以看作是这个项目的启动会,这是一次“打鸡血”的会议,它让我们明确了目标,树立了信心,坚定了信念。
计划
写PMP备考学习计划等内容,可以看作是规划过程组的一部分。我自认为这次PMP备考的规划算是做得比较好的,我制定了一份比较完善并且当时看来是具备很强可操作性的《PMP备考学习计划》。
为了留足学习时间,集中精力备考,我甚至计划将中山的房子装修推迟三个月进行,还考虑将小孩送回四川老家过暑假,并且还考虑向领导争取一名经验丰富的生产副代表做我的工作搭档,填补2、3月份人事变动导致的人力不足问题,以便在我备考期间,可以为我分担一部分NPI工作等等。这一系列的计划,均是为了使PMP备考项目能取得成功。
执行
有了好计划之后,接下来就是执行了。我坚持到现场听每一节面授课程,前期的PMP备考学习,也是按照计划进行。
然而没过多久,持有PMP证书的工作搭档李工离职了。突发的变故,使我的备考计划被打乱了,半个月时间的备考学习停滞。
在李工离职之后,我又艰难地争取到一位新员工小王作为储备,希望在备考冲刺时,小王能够帮我处理一些相对比较基础但是很繁琐的工作。
但很遗憾,再次受事业环境因素的影响,整个8月份,小王都被安排到无线生产部做生产支持去了,9月初备考冲刺时,小王根本就没有办法为我分担工作。
更让人无语的是,9月5日~9月8日,仅有的一名可以为我分担一部分工作的陈工也被要求去一家供应商那里出差驻厂(在我看来完全没有必要),这一决定对我的PMP备考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
这一系列变故,使我的PMP备考学习计划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从7月下旬上1709期第一节面授课开始,到9月8日考前一天,我只通读完1遍红皮书(比较幸运的是,在6月份已经硬着头皮看完一遍红皮书),完成1遍红皮书重点内容复习(岳老师在模考后所划重点内容),硬着头皮在最后半个月,利用午休时间完成1次黄皮书阅读;最后一周看了1遍易老师的精讲讲义。
弘博APP章节练习题只做了前1~5章,APP模拟考试题未做,弘博老师发的模拟题只做了第4、5、6、7、9、10共六套(第6套为现场模拟考试),错题未来得及查看与思考,更不要说结合错题再仔细阅读一遍红皮书了。
监控
监控过程有做,虽然发现了一些偏差,但基本上是无能为力加以纠偏。2017年有30个左右的NPI项目,下半年又面临大规模的扩产任务,半年之内不得不面对两次对我影响极大的人事变动,使自己深刻的感受到,在事业环境因素面前,PM的渺小。
特别是在名义上是平衡矩阵,实质上属于弱矩阵的组织结构中。作为一名项目经理,有时候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这里的“天命”,就是事业环境因素。
收尾
收尾过程,从最终的成绩来看,总体上还行,有惊无险,勉强过关。经验教训总结不是很及时,收尾过程有一点长,这与项目的快速收尾有一些背道而驰,但这也是一种无奈。没有更好的办法,今晚只能加班,强行收尾了。
总之,经过半年左右的准备,两个多月的备考,半个月的冲刺,考前2天的脱产复习,四个小时的紧张作答,外加10天左右的煎熬,终于得到了PMI的认可,通过了PMP认证考试。在此,需要感谢易老师的精讲,孙老师的串讲,以及负责提供支持、服务与组织的各位弘博老师,更要特别感谢岳老师的动员、救火、打气、职场经验、人生感悟分享等等。